用炒青法制茶是明清以后的工藝,唐時的茶是用蒸青法來制的,喝起來很繁瑣,還要配上極多的調(diào)料,所以叫“吃茶”。陸羽的《茶經(jīng)》其實講的就是這種連汁帶渣的飲茶之法,于明清以后的沖泡茶關(guān)系不大。這吃茶大約是延續(xù)唐宋的叫法,近幾日電視里有個廣告,推銷一種叫“抹茶”的飲料,拍得極美?!澳ú琛笔侨毡救擞忻牟璧?,但我總疑心這抹茶之法是延續(xù)了宋時“點茶”的做派。宋時吃茶,點茶之法盛極一時。其法用制好的茶餅微炙后碾成細末,擇水候湯后抄茶入盞,再用茶筅擊拂,待面色鮮白,乳霧洶涌,回旋而不動,住盞無水痕者,即為一佳茗。講究的點茶,餅用“龍鳳團餅”,盞用建窯出產(chǎn)的黑釉,待器茶相遇之時,黑白分明,云環(huán)霧繞之態(tài),宛如一幅水墨丹青。蘇軾詩云“蒙茸出磨細珠落,眩轉(zhuǎn)繞甌飛雪輕”,即是描寫的點茶之法。此為文人雅事之一,于老百姓似乎不大相干。真正將飲茶之法落實到平民百姓家,成就洋洋一大品飲文化的,倒是明代炒青散茶法的興起。明洪武二十四年九月,太祖朱元璋下詔廢團茶,改貢散葉茶。散葉茶即用今日常的撮茶注水沖泡之法,明人盛贊“簡便異常,天趣悉備,可謂盡茶之真味矣”,至此,所謂開門七件事,茶方得占得一席。不然以唐宋的吃法,誰去日日耐煩它?
中國文人特別是舊式文人寫文章很少有不寫茶的。這固然是因為這是一種日常飲用的飲料,更是因為依附在茶里那種先苦后甜的人生哲學(xué)與清遠曠達的審美情趣,恰好暗合了中國文人外儒內(nèi)道的精神需求。作為一種主載體,附于其上的茶具的藝術(shù)性與茶點的萬般變化,也給人一種從視覺到味覺的全面沖擊,讓人忍不住不停地想要去描慕他。梁實秋寫茶,說他不懂茶,那是自謙??此麖谋逼降教旖?,從西湖到六安,一路洋洋灑灑地寫過來,哪里是個不懂茶的人?文中提到與知堂老人經(jīng)常對飲,兩個都喜清茶。翻過來再看知堂寫茶,從遠古一路考證過來,從種數(shù)名目到歷史淵源,再到茶味茶點茶食茶具,一篇寫了不過癮,一連寫了幾篇才罷。梁先生若沒有一點茶道功夫,恐怕也坐不到一起。茶對文人的吸引力,由此可見一斑。
歷來寫茶名篇甚多,只是寫的多了,看的人難免會云山霧罩,好像這一日常極平凡的飲料陡然神靈附體,喝的人若不在里面喝出點仙氣禪風(fēng)來,就對不住這嘉木似的.。其實茶本是極平常的東西,之所以被人喜愛,無非是扯油去膩,于人的身體大有裨益,當(dāng)然還有取材方便,一盞一甌,只需一點開水,一撮茶葉,便成佳茗,周作人說他喝茶喝不出“兩肋生風(fēng)”,取的是茶之本味。我也喝不出“兩肋生風(fēng)”,但空腹時若將濃茶直灌下去,雖不能兩肋生風(fēng),“冷汗直通”倒是可以做到,坊間有“醉茶”一說,即是指此。由此可見,盧仝的七碗之說未必是文人的夸張,最起碼三碗四碗的感覺是可以嘗得到的。
知堂老人喜歡寫吃,他說男女之事到處都一樣,沒什么可說的,而各地的吃食都不同,大有寫的必要。朋友說知堂老人寫吃其實寫的是鄉(xiāng)情,可謂一語中的。我所居小城,位于大別山下,靠近徽州,茶名為徽州茶所掩,其實也算是出茶盛地,所產(chǎn)之云霧綠茶就很能讓我敝帚自珍。每年春天新茶上市,總會有朋友以各地名茶相贈,但喝來喝去,還是以喝本地茶居多。名茶價昂,又不易求,更要命的是精美包裝下,名不符實的頗多,讓人徒生買珠還櫝之念。不若本地茶莊,與茶老板三言兩語之下,便可尋得自己喜歡的好茶,用簡易的袋子一裝即走。若時間充裕,還可當(dāng)場沖泡香茗一杯,與店內(nèi)不相識的人扯扯積年的舊事,坊間的野聞。喝茶于紙窗瓦屋之下,與二三知己閑啜慢飲固然是美事,但這樣?xùn)|一碗西一碗的灌將下去,也頗得茶之野趣。茶喝得多了,似是生命的一部分,自然而然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久而久之,反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倒是與日常生活相關(guān)的人和事會浮上來,于多年以后,博得眾人會心一笑。
劉姥姥吃了妙玉的茶,妙玉嫌臟,連杯子都不愿意要。眾人都只說她瞧不起劉姥姥出身貧賤,這也太冤枉妙玉了!妙玉何等人,豈會有這樣的勢利?我想之所以連杯子都不愿意要,是劉姥姥那句“若再熬濃些,就好了”的評語得罪了她。妙玉本就是個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這句話在她耳里,無異于“焚琴煮鶴”般的煞風(fēng)景。近日我有幸得白茶一斤,正好老父上門,老人家一生嗜茶,獻寶似的奉上,他喝了說:茶是好茶,就是太淡。這話讓我一下子想起劉姥姥,慚愧,我不敢生砸杯之念,但想想劉姥姥還是可以的。關(guān)于這白茶的舊事還有一件,我有一老舅媽,她祖上喜歡擺弄些小玩意。只是時代變遷,人是物非,如今手里也沒什么寶貝了。一日朋友聚會,有人提議說:你姥爺留下來的白茶可還有?泡來喝喝。果真泡了來,似白開水一般,但略帶茶香。我驚奇不己,白茶本是茶中之極嫩者,這樣傳了幾代下來,尚有茶味耳?對此我媽媽自有一套解釋,按她的說法是那時東西金貴,白茶難求,偶一得之,即奉為祭品,平日不敢糟蹋,只在年下祭祖時方能享用,有追慕先祖,不敢忘恩之意。此乃茶之微言大義,于我看來,終是太過遙遠,如那傳了幾代的白茶,早已失去本來面目。我還是愿意在晚上諸般雜事已畢,燒水泡茶一杯,看深綠的茶葉在白玉般的瓷杯里上下翻滾,待那春雨后的清潤慢慢透出來時,輕啜一口,只覺滿口余香,神氣竟為之一爽。此為“散飲”之法,該最得茶之本色真趣。茶味本苦,《詩》云荼苦,《爾雅》苦荼,均指茶之苦味,但苦后回甘,也是茶之為人喜愛乃至千年不衰的一大理由,此理由常被人拿去比喻人生,形成茶之最為人樂道的哲學(xué)內(nèi)涵之一。但主流之外必有變種,沒有回甘的茶也頗有幾種。多年前我買的黃山野茶即屬此變種之列。此茶很怪,泡出來小小的碧圓葉子,竟不會變色,一天開水沖下來,還是碧綠光鮮,如新從樹下摘下的一般,不但形怪,味道也怪,沖出來的水直可比黃連之湯,令人感覺竟不是喝茶,而是喝藥。苦丁茶也是沒有回甘的。今年春天,朋友贈我兩株“老鼠刺”栽于屋后。這樹名頗不雅,貌也不甚可觀,日日呆立于屋后,稀疏地幾片大葉子,形似龜背而邊緣有鋸齒。不知何故世人趨之若鶩,常植于庭院不說,還制成盆景,日日觀摩。清趙學(xué)敏的《本草拾遺》卷六云:
角刺茶,出徵州。士人二三月采茶時,兼采十大功勞葉,俗稱老鼠刺。葉曰苦丁。和勻同炒,焙成茶。貨與尼庵,轉(zhuǎn)售富家婦女,去婦人服之終身不孕,為斷產(chǎn)第一妙藥也。
到此方知這老鼠刺原來也是苦丁茶之一種,與朋友相贈的海南三大名茶之大葉冬青相去太遠,只是不知“老鼠刺”之俗名何處而來?據(jù)知堂考證此樹應(yīng)為浙東鄉(xiāng)下之常見枸樸樹,又名墳頭樹,與趙所記是兩個品種。但我看來看去,還是覺得該為一類,人生味苦,未必盡有回甘,若論舊俗,墳頭樹植于庭院,大有不祥之意,但如今卻成盆栽之良木,世風(fēng)之流轉(zhuǎn)變化,卻也如草木一般。只是口渴了要喝水,喝水時投入茶葉,已成規(guī)矩,如此而已。大凡草木之屬,盡得山川之靈氣,我輩之吃茶,最好還是取其靈氣,至于附麗于茶身上的種種況味,茶中自有,不必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