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介紹范陽盧氏文化的來歷和特點?

來源:www.skipperkeyproductions.com???時間:2021-10-23 08:40???點擊:97??編輯:包彩???手機版

范陽盧氏 一個家族的背影   涿州,古稱范陽、涿郡,是一座有著2300多年建制史的歷史名城。涿州在歷史上可謂名人輩出,257位歷史名人使涿州成為全國縣級區(qū)劃中涌現(xiàn)名人最多的一個,劉備、趙匡胤、盧植、酈道元、邵庸等都是在歷史上值得大書一筆的人物。而在這257位歷史名人中,盧姓歷史名人占了近一半。   涿州是盧、酈、鄔、祖、簡、燕、鄢、雷等姓氏的發(fā)祥地,在中華姓氏和宗族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范陽盧氏。盧氏文化有著深厚的底蘊和內涵,它既包括歷代盧氏族人治國安邦的方略、經世濟用的齊家之法,也蘊涵著對社會、文學、藝術、科技、教育、宗教、民俗等學科和領域的主張、見解與貢獻。盧氏文化的精髓可以這樣概括:“愛國敬宗、仁德孝信、建業(yè)重譽、詩禮傳家”。   ☆家族源流緣于上古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盧氏委員會的盧同筍主任介紹,盧氏人口在國內有600多萬,居各姓氏中第42位,不及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千分之五,從數(shù)量上說算是一個小姓氏。但盧氏在歷史上又創(chuàng)造出十分輝煌的業(yè)績,一直為世人所稱贊。   據(jù)研究考證,盧姓子孫是炎帝神農氏的后代。追蹤盧姓歷史,最早可以源于上古時代我國西部高原的一支游牧部族,史稱“盧方”,周代又稱“盧戎”。盧人即姜姓戎族中一支。據(jù)《漢書·西南夷列傳》記載,姜即羌,意為牧羊人,逐水草而居,隨畜遷留中原。   西周初年,炎帝的裔孫姜子牙因協(xié)助周武王推翻商紂王的統(tǒng)治受封建立姜姓齊國。從盧氏初祖炎帝、遠祖姜子牙到得姓媒介祖高傒有著三千多年的漫長經過。   ☆秦博士盧敖首肇盧姓   姜子牙第十一世裔孫高傒因擁立齊桓公,成就齊國霸業(yè),受封得盧邑(今山東長清西南)為采邑,“盧”字的來歷就源于其祖居地“盧方”,以顯不忘先祖。公元前404年田和篡奪齊國君位,禍及高傒子孫,于是逃往燕地,落戶于今涿州一帶。后改姓為“盧”以紀念封地,故盧氏之正式肇姓,至今約有2300多年歷史。   《唐書》宰相世系表載:“秦博士盧敖,子孫家于涿水(今拒馬河)之上,遂為范陽涿人”。盧敖是有明確文字記載并明確籍貫的盧姓第一人,是盧氏開基祖。秦朝末年,盧敖裔孫盧綰隨漢高祖起兵反秦,因功受封為燕王,封國也在涿郡一帶。至三國時期,涿郡更名為范陽郡,郡治涿縣(今涿州市)。因此,涿郡盧氏又稱范陽盧氏。盧氏盡管還有其他來源,但在發(fā)展中只有范陽盧氏一枝獨秀。所以天下出現(xiàn)了“言盧必稱范陽”的傾向。一些出身于旁門別支的盧姓人也敬認范陽盧姓人的祖先為祖先。所以,現(xiàn)今近千萬的盧氏均為范陽盧氏,且都有家譜。   ☆漢盧植成為中興始祖   盧氏播譽天下,始于東漢盧植(公元121—192年)。他以著名政治家、軍事家、經學家、教育家、文學家稱頌青史,開范陽盧氏文化之先河,被尊為盧氏的中興始祖和范陽盧氏始祖,是歷史上配享孔廟的28位大儒之一,據(jù)傳他還是劉備的老師。《后漢書·盧植傳》中記載:“風霜以別草木之性,危亂而見貞良之節(jié),則盧公之心可知矣”。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大軍北伐,路過涿郡,特發(fā)布旌盧植令告當?shù)厥亓睿汗时敝欣蓪⒈R植,“名著海內,學為儒宗、士之楷模、國之楨干”。盧植在社會劇烈動亂中,作為中流砥柱、儒宗人望,其學問膽識、功勛業(yè)績與品德風范,有著廣泛的影響,為世所公認的楷模,因此奠定了盧氏后來作為“北州冠族”“范陽郡望”的基礎?!杜f唐書·盧》稱:“先自元魏以來,冠冕頗盛”。   盧植及其子孫們,在漢魏南北朝所積累建樹的學問業(yè)績、品德風范,成為盧氏子孫千余年長盛不衰的聲望基礎和精神動力。“范陽盧氏,代為著姓”“積代簪纓”,名人輩出。在佛、道、儒三大文化領域皆有驕人成就。如歷代學者盧欽、盧諶、盧景裕、盧彥卿、盧思道等,東晉農民起義軍領袖盧循,北周名臣盧辯、初唐四杰之一盧照鄰、“大歷十才子”之一盧綸、被歐洲尊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的佛教中國化的創(chuàng)始人、“禪宗六祖”慧能、明朝名將盧鏜、盧象升;清朝名將盧坤、軍機大臣盧蔭薄等,無一不是出自“范陽盧氏”。   自三國時期盧毓兩度拜相至宋代盧多遜,盧氏22人位居宰相,其中盧氏“八相佐唐”更為歷史佳話。另外,盧氏封王者有盧綰、盧文進、盧光稠,貴為封疆大吏者逾百,自漢末盧植起至唐代中期,入正史者共840人,有官職記載者多達460余人。盧氏家族成為自魏晉至唐朝時期的中華四大名門望族之一,涿州(范陽)和盧植故里盧家場村,便成了海內外盧氏宗親尋根祭祖的圣地。   ☆盧氏后裔近千萬   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因任職、戰(zhàn)亂、災害、遷徙等種種原因,盧氏后世子孫由范陽遷往全國以及海外各地。據(jù)統(tǒng)計,目前海內外共有盧氏嫡裔子孫近千萬人,且皆保留有族譜,公認盧植是他們的始祖。   近年來,已有海內外上千人到涿州認祖歸宗,進行祭祖活動。這其中既有國內各地人士,也有來自韓國、朝鮮、美國、馬來西亞、菲律賓、臺灣等國家和地區(qū)的各界宗親。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海外以盧氏嫡裔為榮的盧氏約有100多萬人,其中政界、商界、企業(yè)界、文化科技界之佼佼者不勝枚舉。在韓國,盧氏宗親達32萬多人,從國家到地方皆有完善的宗親組織,并建有宏大的國家級盧氏宗祠,承認其根源于范陽,其祖為盧植。   ☆范陽盧氏天下歸心   2002年11月,盧植墓園區(qū)的修建使天下盧氏歸心祖地,搭建起涿州市以及河北省與范陽盧氏后裔聚居的韓國、菲律賓、東南亞等國及全國各地盧氏宗親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平臺。   涿州市政協(xié)副主席王大鋒說:“中華民族是個尊宗敬祖的民族,宗親文化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涿州是盧氏的祖望之地,經常有海內外的盧氏宗親來涿尋根祭祖。涿州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于2000年成立了“范陽盧氏聯(lián)誼會”。為了加強與海內外盧氏宗親的聯(lián)系,聯(lián)誼會走訪了國內外十幾個省的盧氏宗親會和盧氏宗祠。現(xiàn)已與十幾個國家和地區(qū)的3萬多名盧氏宗親建立了通暢的聯(lián)絡渠道,接待了海內外近千名來涿祭祖的盧氏宗親,受到了海內外盧氏宗親的普遍贊譽?!?   河北省、保定市領導對盧氏文化的開發(fā)與利用十分重視,并給予大力支持,多次開會強調并批示。涿州市領導作出決策:以盧氏文化為開發(fā)涿州歷史文化的重點,并啟動范陽盧氏文化園區(qū)之范陽盧氏總祠、六祖慧能禪寺、世界盧氏文化交流中心等重點項目,盡快建成規(guī)模宏大、文化內涵深厚的高品位建筑群。   ☆宗族文化下的涿州   在2004年1月8日省政協(xié)全會上,省政協(xié)常委、省文聯(lián)副主席鄭一民提出“以盧氏文化為橋梁,搭建河北與韓國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平臺”的提案,受到省領導的高度評價。   2004年5月8日,中韓友好協(xié)會副會長,韓國中韓關系研究院院長盧椿熙先生蒞臨涿州訪問考察。盧椿熙與中、韓領導人及企業(yè)界都有廣泛交往,是涿州市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黃金橋梁。盧椿熙先生返韓后,已為涿州市聯(lián)系和韓一城市結為友好城市。   長期從事中韓關系研究的遼寧省社會科學院盧驊研究員認為,盧氏文化應該在鞏固和發(fā)展中韓友好關系方面發(fā)揮自己的獨特作用。幾年來,通過盧氏聯(lián)誼會與韓國各界人士廣泛聯(lián)系,不僅對涿州乃至河北省經濟文化的發(fā)展有利,而且對中、韓兩國的世代友好、共同繁榮也十分有利。韓國盧氏血脈的長盛和現(xiàn)狀為創(chuàng)建河北與韓國多領域經濟、文化合作交流奠定了堅實基礎,利用親情血脈關系招商引資是一種難得的平臺和渠道。從未來中韓友好關系發(fā)展趨勢看,中韓兩國在政治、經濟、外交、文化、科技、教育等領域合作的空間十分廣闊,盧氏宗族聯(lián)誼將是一個很好的交流媒介。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