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功夫茶和茶杯里泡茶效果一樣嗎?
功夫茶和茶杯泡茶效果是不一樣的。功夫茶的講究很多,泡茶前必須要先凈手,清洗及燙泡所有茶具,水燒八十度左右要先洗茶后,講究茶葉的三泡,在品杯過程中,要用小盅細品,茶特有的清香回味無窮,功夫茶非常講究品茶之道。
茶杯泡茶簡單粗爆,水燒開燙一遍茶葉后就泡茶飲用,與功夫茶的效果根本沒法相比。
不一樣的,可能很多人會認為功夫茶是一種茶的品種,其實它是一種泡茶的工藝,它與普通的茶泡出來的味道不太一樣,它喝起來味道更香甜一些,如果細細的品會有不同的味道,喜歡喝茶或者說研究茶比較多的朋友還是比較喜歡的,如果說沒有嘗試過的朋友可以選擇詢問一下身邊知道的人們嘗試一下還是可以的。
完全不一樣,茶不同茶杯和泡茶方式都不一樣
不一樣,洗茶可以清除灰塵,試茶葉的香味更好發(fā)揮!
二、功夫茶的茶壺和茶杯有什么要求?
功夫茶的茶壺,多用江蘇宜興所產的朱砂壺,要求“小淺齊老”,茶壺“宜小”,“小則香氣氤氳,大則易于散燙”,“獨自斟酌,愈小愈佳”;茶杯也宜小宜淺,猶如半只乒乓球,色白如玉,杯小則一啜而盡,淺則水不留底。
三、沖泡潮汕功夫茶需要用到的十種茶具
沖泡潮汕功夫茶需要用到的十種茶具
隨著飲茶之風的興盛以及各個時代飲茶風俗的演變,茶具的品種越來越多,質地越來越精美。下面,我為大家分享沖泡潮汕功夫茶需要用到的茶具,快來看看吧!
茶盤
茶盤是用來盛茶杯的,也有各種款式,圓月形,棋盤形……等等。但不管什么式樣,最重要也是四字訣:寬,平,淺,白。
就是盤面要寬,以便就客人人數(shù)多寡,可以放多幾個杯;盤底要平,才不會使茶杯不穩(wěn),易于搖晃;邊要淺,色要白,這都是為了襯托茶杯,茶壺,使之美觀。
茶杯
茶杯的選擇也有四字訣:小,淺,薄,白。小則一啜而盡;淺則水不留底;色白如玉用以襯托茶的顏色;質薄如紙以使其能以起香。
潮州茶客常以白地藍花底平口闊,杯底書”若深珍藏”的”若深杯”為珍貴,但已不易得。江西景德鎮(zhèn)和潮州楓溪出品的白瓷小杯,也是很好的,俗稱為”白果杯”。
茶洗
形如大碗,深淺色樣很多,烹功夫茶必備三個,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用以浸沖罐,一個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過的茶葉。
砂銚
“砂銚”,潮安楓溪做的最著名,俗稱”茶鍋”,是用砂泥做成的,很輕巧,水一開,小蓋子會自動掀動,發(fā)出一陣陣的聲響。這時的水沖茶剛剛合適。
至于用鋼鍋,鋁鍋來煮水沖共茶的',雖然也無不可,可是金屬的東西,用以煮水沖茶畢竟要差一些,不算工夫了。
羽扇與鋼筷
羽扇是用以煽火的,煽火時既須用勁,又不可煽過爐門左右,這樣才能保持一定火候,也是表示對客人的尊敬。
所以,特制的羽扇不但有利”工夫”的施展,而且一枝用潔白鵝翎編制成的扇,大汪過掌,竹柄絲穗的精雅,襯托著紅,綠,白……各種顏色的茶具,加上金紫色的濃茶,自然別有風趣。
鋼筷則不但為了鉗炭,挑火,而且可以使主人雙手保持清潔。
茶墊
比茶盤小,是用來置沖罐的,也有各種式樣,但總之要注意到”夏淺冬深”。冬深是為便于澆罐時多裝些沸水,使茶不易冷,茶墊里還要墊上一層”墊氈”,”茶墊”是用絲瓜絡按茶墊的形狀大少煎成的,所以要用絲瓜絡而不用布氈者。
為了不會生異味,墊氈的作用是為了保護茶壺,工夫茶在灑茶后還要將茶壺倒置過來以免壺里積水,一點點的水,也會使茶味變苦,原因是單寧酸溶解了。
水瓶與水缽
作用一樣,都是用以貯水烹茶的。水瓶,修頸垂肩,平底,有提柄,素瓷青花者最好。也有一種束頸有嘴,飾以螭龍,名叫螭龍樽的也不錯。
水缽,也是用來貯水以備烹茶的,大小均相等于一個普通花盆,款式也很多。明代制的”紅金彩”,用五金釉,描金魚二尾在缽底,舀水時水動,好像金魚也動,這是很少見的珍品。
龍缸
大龍缸類似庭中栽種蓮花之蓮缸,或較小些。用以貯存大量的泉水,密蓋,下托以木幾,放在書齋一角,古色古香。龍缸也是素瓷青花,有明宣德年造的,但很難見到。
茶壺
潮人土語叫做”沖罐”,也有叫做”蘇罐”的,因為它出自江蘇的宜興,是宜興紫砂壺中最小的一種。選擇茶壺,好壞標準有四字訣,曰:”小,淺,齊,老。”
茶壺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四有罐等的分別,以孟臣,鐵畫軒,秋圃,萼圃,小山,袁熙生等制造的最受珍視。壺的式樣很多,有小如桔子,大似蜜柑者,也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等等。
一般多有鼓形的,取其端正渾厚故也。壺的色澤也有多種,朱砂,古鐵栗色,紫泥,石黃,天青……等等。但不管款式,色澤如何,最重要的是”壺宜小不宜大,宜淺不宜深”。因為大就不”工夫”了。
紅泥小火爐
紅泥小火爐,潮安,潮陽,揭陽都有制作,式樣好看極了。同樣有各種形式,特點是長形,高六,七寸,置炭的爐心深而小,這樣使火勢均勻,省炭,小爐有蓋和門,不用語時把它一蓋一關,既節(jié)約,又方便。小爐門邊往往還有一副很文雅的對聯(lián),益發(fā)增添茶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