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108種壺型名稱:蓮子壺、掇球壺、仿古壺、水平壺、宮燈壺、金杯壺、一粒珠、壽星壺、母子壺、虛扁壺、周盤壺、集玉壺、均玉壺、扁石壺、線圓壺、碗燈壺、合歡壺、漢扁壺、柱礎壺、石瓢壺、橫云壺、臺笠壺、君德壺等等。如下:
1、蓮子壺(掇只壺)。
最早的“蓮子壺”流行于明崇禎年間、為“罐”狀、直口、垂肩、圈足、鼓腹長圓身、蓋面略鼓、整體形似一顆蓮子。
2、掇球壺。
掇球壺也是邵大亨創(chuàng)制的。依靠部件和整體的輪廓表現(xiàn)多圓組合、似用圓規(guī)畫出。壺身、壺鈕為球體、壺蓋、壺流、壺把為半球體、壺蓋承上啟下。
3、仿古壺(仿鼓壺、扁圓壺、扁腹壺)。
清代邵大亨初創(chuàng),原意是壺體仿照鼓型、后人仿制做這種壺形就成了仿古代壺型的意思了。另說最早見于近代趙松亭按吳大授意所作,身扁、腹鼓、頸高、蓋板平滑、壺蓋與口沿子母線吻合嚴密、合成圓線飽滿。
4、水平壺。
水平壺是紫砂壺名稱,容量在一百六十毫升左右的可泡工夫茶的小壺均稱“水平壺”。壺浸在水中時能保持水平狀,故在制壺坯時不僅壺嘴和壺把要協(xié)調(diào),重量也要均衡一致。故叫“水平壺”。
5、集玉壺。
壺身呈圓柱形 ,身筒飽滿,輪廓清晰,重心沉穩(wěn),給人以莊重之感。壺身中間以凹凸線分界束腰,狀如兩塊大玉璧疊合而成,嵌蓋形似圓璧,拱形橋鈕如同一條小龍,騰空而起,壺鈕飾以圓環(huán),極具動感 。
飲茶之風,全國皆有,何以潮州工夫茶能脫穎而出?關鍵就在于“工夫”二字。工夫茶最講究的是:“茶具”與“沖法”。“工夫茶”的茶具,需要成套,計十來種: 形大如碗,深淺色樣很多。烹功夫茶必備三個,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一個以浸沖罐;另一個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經(jīng)泡過的茶。
茶杯、茶盤也有各種款式,圓月形、棋盤形等。但不管什么式樣,重要的是寬、平、淺、白。盤面寬,以便客人多時,可以多放幾個杯;盤底平,不會使茶杯不穩(wěn)搖晃;邊淺色白,是為了襯托茶杯、茶壺,使之美觀。 潮安、潮陽、揭陽都有制作,式樣十分好看,形式各異。特點都是長形,高六七寸,置炭的爐心深而小,這樣使火勢均勻,省炭。小爐有蓋和門,不用時把它一蓋一關,既節(jié)約,又方便。除此之外,還要“砂銚”,以潮安楓溪做的最著名,俗稱為“茶鍋”,是用砂泥制成的,很輕巧。水一開,小蓋子就會掀動,發(fā)出一陣陣悅耳的聲響。
不過,如今的人對工夫茶茶具已經(jīng)沒有那么考究了。再不像過去一定要用優(yōu)質(zhì)木炭或者欖核炭和泥爐來燒水。
? 底下較大的方形茶具叫茶盤(也叫茶船):其作用是提供泡茶操作平臺、可收集茶廢水、改善泡茶衛(wèi)生環(huán)境、可盛茶杯、茶壺、擺件、養(yǎng)茶壺等等。茶盤左上方的罐子叫茶葉罐,用于儲存茶葉。茶葉罐右邊的紫砂小沙彌及右邊小沙彌前面的金蟾蜍,屬于茶寵,作用是裝飾茶盤。兩個小沙彌之前的四個細長的杯子是聞香杯,由于其杯身細長容易聚香的特點,工夫茶的泡飲過程中我們用來聞茶香。聞香杯前面的杯子是品茗杯,用來品飲茶湯。另品茗杯下面的叫杯托,用來放置茶杯。杯托下面的叫茶席,其作用是放置在茶盤上,保護茶盤和杯子,另外可鋪于茶盤旁,放置茶道組、茶巾、茶葉罐等,既起裝飾作用,又讓茶盤看起來干凈整潔。茶席右上角的茶具叫紫砂壺,用來沖泡茶葉。紫砂壺右邊的是蓋碗(也叫三才碗),也是用來沖泡茶葉的。蓋碗左上角的茶具是公道杯(也叫茶海),用來均勻茶湯。茶盤右上角的器具叫濾網(wǎng),用于過濾茶湯。濾網(wǎng)下面的是濾網(wǎng)托,用于置放濾網(wǎng)。茶盤下面左邊的叫茶巾,鋪于個人泡茶席上的織物或覆蓋于潔具、干燥后的壺杯等茶具上,常用棉、絲織物制成。茶巾上的器具從上往下分別叫茶鉗、茶夾(也叫茶鑷)、養(yǎng)壺筆,茶鉗的作用是端取茶杯;茶夾,用于夾取品茗對杯;養(yǎng)壺筆,用于養(yǎng)壺。解釋完畢!!~@~?
姓 名:
聯(lián)系電話:
留言備注:
我要留言(留言后專人第一時間快速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