馓子古時(shí)候稱寒具。2000多年前我國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寫的《楚辭.招魂》篇中,就有:“粔籹蜜餌,有餦餭兮”的句子?;壔s蜜餌、餦\\\\\\餭是什么東西?宋代林洪考證:“粔籹乃蜜面而少潤者”,“餦餭乃寒具食,無可疑也”。唐代詩人劉禹錫曾寫過名為《寒具》的一首詩:“纖手搓成玉數(shù)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褊佳人纏臂金?!?
但有人說這不是劉禹錫寫的,而是蘇東坡為一個(gè)賣“寒具”食的老太婆寫的廣告宣傳詩。且不管誰是原作者,但這首詩卻把“寒具”這種油炸食品描繪得活靈活現(xiàn),大有呼之欲出之勢,足以令人垂涎欲滴了。那么寒具究竟是什么?明代李時(shí)珍的《本草綱目.谷部》中十分清楚地交待說:“寒具即食馓也,以糯粉和面,入少鹽,牽索紐捻成環(huán)釧形,……入口即碎脆如凌雪”。可見馓子麻花的古老非一般食品可與之媲美的了。
為什么古人要吃“寒具”這種食品,其中還有一段傳說。原來古代清明節(jié)前一日為民間的寒食節(jié),要緊火3天。晉陸(歲羽)的《鄴中記》有“冬至后一百五日為介子推斷火冷食”的記載。說的是介子推曾伴隨公子重耳一起過著流亡生活達(dá)19年之久,在重耳餓肚無食時(shí),曾割股獻(xiàn)君,可謂忠心耿耿。但重耳重新執(zhí)政為晉文公后,在論功行賞時(shí)卻忘記了介子推。為此介子推帶了母親去了綿山隱居。晉文公一日忽然想起介子推,親自帶人去綿山尋找,不見,命令放火燒山,想趕出介子推母子。不料介子推守志不移,不肯會見晉文公,母子雙雙抱木而被燒死。為此晉文公十分悲痛,遷怒于火,下令介子推死前三日全國禁煙火,于是就有了寒食節(jié)。三日不動煙火,吃什么呢?那就是寒具,它過油炸制,能夠儲存不變質(zhì),保持酥脆不皮,當(dāng)然時(shí)最理想的食品了。